查看原文
其他

很遗憾。考上大学,你也赚不到什么钱。

你的毯叔 毯叔盘钱 2021-01-20



明天高考。


每年这个日子,朋友圈总是人声鼎沸。它虽然不是节日,却被我们这一代人过成了一个集体怀旧日。


不管时间过了多少年,这个日子总带有一种特别的仪式感。毕竟对于大多数80后、90后来说,这是人生前18年唯一可被认证的总结,不管你是胜出者还是失败者,你总一言难尽。


考上一所好大学究竟意味着什么?


在我读书的那个年代,它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它意味着你可以鲤鱼跳龙门,意味着你成为了全村的骄傲,意味着你凭借自我奋斗完成了对父母,对老师,对周围所有人殷切期待的一个完美交代。他还意味着你会有好的工作,赚很多钱,在大城市从此扎根,过上只在电视剧里才能看到的灯红酒绿的生活。


他意味着一切,所有你现在没有的,一切。


所以我们在所不辞。


然而,最近一段时间,我被一个热点刷屏了。最新《2019年大学生求职指南》数据显示,从实际签约月薪来看,有七成应届毕业生的签约月薪在6000元以内,4000元以下占比为35.77%。问了下我周围的实习生和刚毕业的亲戚,这个数据十分客观。甚至忽略了还有30-40%左右的毕业生至今未找到工作。


惊呆了。十多年前我的第一份工作工资是6500,在当年算是高薪,我的同学普遍4000多。如今都9102年了,M2货币量提高了4倍,房价涨了3倍,毕业生的工资水平却依然停留在原点,没有半点变化。


说好的书中自有黄金屋,现在大学生们毕业了,买不起黄金更别提屋。如果自费出国留学几年,欠下的还有父母付出的几百万。


而与此同时,就业市场出现了另外一番景象,快递员月薪一万,滴滴司机月赚8000,健身教练只要努力2万不是梦。没有学历只靠技能的就业者迎来了他们的春天。


那么一个现实的问题来了,很多人会问,如果读大学并不能赚大钱,那么拼了命的考上大学再拼了命的努力4年,7年甚至更长时间还有其存在的意义和合理性么?



01


这个问题是一个典型的一元思维问题。


所谓一元思维,意味着你的思考都是线性的。你内心非常笃定的认为"只要我做到了什么,那么我就能得到什么",甚至天真的以为“存在一个清晰的路径,可以让我只要做了什么就能达到什么目的”。


在我这些年接触过的迈出象牙塔步入社会的小鲜肉中,这种思维模式的人几乎占了90%。


当然,这并不能怪他们。


在学生时代,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分高者得”的既得利益者,无时无刻不在被某种单一思维所裹挟:“只要你好好学习,就能够得到一切”


于是毕业了,他们理所当然的把“分高者得”的模式直接套用在工作上。他们坚定的认为,一定会有另外一个非常清晰的评价体系,让我可以按照这个评价体系去按部就班地努力,然后我就可以得到一个好的工作,加薪升职,越赚越多。


很可惜,如果只是如果,假象也终究只能是假象。


前18年你可以用线性思维解决一切,而进入社会,一切还那么客观合理的存在么?


当然不。


成年人的世界中,需要面对的更多是“两难问题”。区别在哪里?


在于它没有唯一正确的方向,在于他不会给你即时的回馈。


几年前,我招了一个实习生来我们公司实习,很优秀,也很努力。按照公司的规定,我告诉他如果表现的好毕业可以转正,如果表现的不好就无法留下。听完后,他表现出了极度的焦虑和纠结。“那我可以转正的机率是多大呢?”“如果我不能转正怎么办呢?会不会到时候其他工作也找不到呢?”


最终我没敢录用他,哪怕他已经拿到了实习的offer。


他可能还没有意识到:人生的种种机遇本来就是一个个小概率事件,进入了成年社会,你所能做的和接受的就是选择和被选择。


而做好一个选择,首先要放弃的,就是心中那份执念,对确定性无比疯狂追求的执念。


我理解他。在如今这个残酷的社会,整个社会弥漫的那种焦虑感,让我们巴不得任何投资都可以马上变现。一点都不损失,一分钟都不用等。最好今天来了公司实习,明天就通知你马上录用,然后接下来顺利走上人生康庄,达成世人眼中的成功。


然而生活是这样的么,大概率不是的。


你问那些真正赚到了钱,达成了世俗意义上的成功的人,他们是靠什么成功的。他们也许说靠坚持,也许说靠努力。但是相信我,他们不会说,或者很多人压根也没有意识到,他们靠的是运气。好的机遇,和机会来的时候孤注一掷的勇气。


更别提,还有人靠的是老爸的650万美金。




02


当你抛弃了一元思维,认同了上大学和赚大钱没有线性关系,那么又一个现实的问题来了:如果你的目标就是赚大钱,你还有没有必要上大学呢?


今年参加高考的学生都是00后,今年毕业的大学生都是95后,对于这届年轻人来说,世界是更加复杂多元的。他们的家境不同,起点不同,决定了他们对于读书和上大学的意愿天生不同。


但是有一点不可否认的是,靠读书来实现阶级跃升的通路已经正在快速关闭,考上大学已经从改变命运的那根稻草沦落成了防止阶级下滑的一个保险。你有了学历,只能暂且保证你可以在岸上不被推入洪流而已。


但仅仅是在岸上,已经是很多人拼尽了几代人的努力才可以达到的最优境地。


你花了几年时间读了大学,短期看,好像并没有达成赚大钱的直接诉求,但是从长远看,它是一笔ROI极高的投资:


首先,上大学极大地提升了你的抗风险能力。


考上大学”这四个字本身并不重要,它背后的意义才深远。它给你画了一条生活的底线,在你不幸被生活抛下悬崖的时候能给你拉一张大网稳稳接住,不至于让你摔成肉泥。


有一天即便你真的脱离了正常轨迹山穷水尽了,你从985,211的同学那里能够借到的钱都比从你的亲戚邻居那里能够借到的更多。因为,他们大概率平均水平会更有钱。


此外,上大学给了你更多的可能性。


我们终其一生都在探索人生的可能性。一个人最大的可能性就是重复他的爸爸,因为他只看到了一种生活方式,也只会这一种技能。而读大学,给了你机会去看到更多元的生活,也助长了你的野心。甚至你还有可能有机会遇见你从来没有想象过的另外一个世界的人,如果幸运,她可能会成为你的另一半,温暖你的一生。


但是前提是,你得先进入这个大门,得到这个机会。



03


第三个现实问题:如果上大学不是,那么到底什么才是赚大钱的决定性因素呢?


从我个人观察到的成功人士样本来看,我发现了一个不可替换的素质,就是目标感


什么是目标感呢,就是你到底有多想要,你愿意为此付出多少。


你做事时有以达成目标为导向的思维意识,你遇到困难时,哪怕付出了代价时,仍然坚持冲刺目标的那种强烈的自激励能力。



这几年,金融行业的进入门槛越来越高,我身边的新人有哈佛耶鲁毕业的,也有北大清华的硕士博士。他们在硬件程度上足够优秀,进入了最赚钱的行业和平台,可是几年过去了,泯然众人矣。


我发现,唯一脱颖而出的是一个普通211硕士毕业的男生。他永远在业绩排名中排名第一,一次比一次好,丝毫不给第二名追赶的空间。他是特别能吃苦么?他是情商特别高么?都不是,我发现,他只是在每次客户拒绝的时候,都反复研究对方的理由,并且根据对方给的理由以最快的时间优化反馈回去,再拒绝,再优化,一直到对方不再拒绝为止。不自怨自艾,也不吐槽贫嘴,我不记得他曾有过什么情绪,他只是把所有的精力都专注于事情本身的结果而已。


目标感有多强,决定了你能在多大程度上给自己赋能。


而很多时候,人和人之间的差距,相比于”能“,更多都在这个“赋’字里。



04


明天高考。


我对高考又爱又恨,但是我依然承认高考是这些年最适合中国绝大多数学生也相对而言最公平的考试制度。


它第一次把折叠的中国彻底展开,把不同阶级的学生放在了同样的起跑线。它让弱者有希望,也让强者不乖张。


尽管在2019年的中国,读大学已经变成了一个标准动作,也无法被赋予更多意义,甚至而言,四年大学后,毕业生6000的工资,远远无法回报他们为了学习本身所付出的那些精力和财力。


但是,它仍然是珍贵的,有价值的,独一无二的。


它的存在,给人以底气,自由和权利,这一切远远比赚钱更重要也更持久的东西。


当你长到了我这个年纪,就会知道这才是我们求而不得的人生奥义。



你还可以看:

互联网公司容不下35岁女员工

在中国,80%的人工作10年月薪没过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